5月30日下午,赤壁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郑继伟,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杜斯,走进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法治热线——‘一把手’谈法治”栏目,普及《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本期上线单位:赤壁市人民检察院
本期主要内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本期主要内容呈现:
一、《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出台背景及意义
2021年6月1日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明确规定对于未成年人要加强网络保护,免受来自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侵害。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从多个方面全方位细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措施,使之免受网络侵害,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
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主要内容
该《条例》共7章60条,重点规定了以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二是促进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四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的亮点
对于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此前的法律,主要是原则性规范,难以做到细致入微、面面俱到,且相关法律条款过于分散。而这部专门条例出台,则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实现了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规定“一法集成”,更有利于攥指成拳、形成合力。同时,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的一些热点、重点问题,《条例》都积极地做出了回应,做到了“对症下药”。
《条例》最大的亮点在于,更加凸显了社会共治的新思路。此次《条例》规定了有关政府部门和学校、家庭、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主体的责任,明确了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个人信息处理者、智能终端产品制造者和销售者等的保护义务,形成社会共治、汇聚保护合力。
四、未成年人在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风险
当前,在未成年人网络生态环境治理中,未成年人面临的网络风险大致可以分为不良信息接触风险、网络沉迷成瘾风险、个人隐私泄露风险、网络违法侵害风险等类型。比如说,一些网络平台奉行“流量至上”,利用算法技术引导用户不断增长网络使用时间,导致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饭圈”、短视频等;再比如,随着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行为的增加,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等等个人信息都更容易被采集利用。
五、针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举例
根据我们的办案实践,侵害未成年人的网络犯罪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比如,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利用网络“隔空猥亵”未成年人、搭建运营涉未成年人色情网站、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直播平台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物品、线上联系线下侵害未成年人、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这些都是我们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
六、当前未成年人犯罪趋势分析
一是未成年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显上升;二是未成年人涉嫌网络犯罪的类型多。比如,网络诈骗、赌博、涉毒、游戏诱发犯罪、直播诱发犯罪等;三是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实施载体多样化。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络追星、网络赌博、平台直播等,触网载体的多样化、不良信息的诱导性、未成年人的易受影响性,使得一些未成年人“耳濡目染”,给未成年人网络犯罪预防带来全新挑战。
七、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主要举措
自2021年起,最高人民检察院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推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集中统一办理,把涉未成年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归口未成年人检察部门统一办理。去年以来,最高检又提出通过更加契合未成年人案件特点的多维度、集成式、系统性履职方式,即未成年人检察综合履职,促进“四大检察”融合发展,提升未成年人综合司法保护水平。
八、赤壁检察在打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
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我们始终坚持上下游犯罪全链条打击,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网络犯罪的同时,积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一方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点关注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回归社会以及再犯预防。同时,推动源头预防治理,形成综合保护合力。针对办案过程中未成年人网络监管问题,通过加强事前预防和社会治理,协同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职,多方阻断犯罪。另一方面是强化网络犯罪预防,我们每年也会结合“六一”主题检察开放日、“法治副校长”“平安咸宁全域提升”等活动,开展“菜单式”法治教育,为网络犯罪套路“画像”,让未成年人提高警惕,增强防范网络犯罪意识、筑牢心理防线。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在市委的领导下,推动“六大保护”相互融合、协同发力。今年5月,市检察院按照董方平书记的指示,组成专班对全市2021年以来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形成《关于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态势分析及治理对策建议的专题报告》并呈递市委市政府,对策建议中就包含了“持续开展净网行动”,获得市委、政府领导的高度肯定。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在办案履职中发现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领域普遍性、系统性、源头性问题,主动对接、协同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各方发挥作用,以检察之力促多方合力,助力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推进网络空间的诉源治理、综合治理、深度治理。
九、对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建议
第一是安全上网,谨防网络诈骗。不随意点击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弹窗及不明链接;不随意在网页上输入包括银行账号在内的个人账户和密码;不轻易相信网购退款、中奖信息和兼职信息;好友之间网上钱财往来一定要确认是本人。
第二是文明上网,拒绝网络欺凌。不要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威胁、侮辱、诽谤他人;不要曝光自己及他人的隐私信息;不制造、不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遭遇网络欺凌时,保持冷静与自信,及时与老师或家长沟通。
第三是绿色上网,抵制不良信息。通过正规渠道下载绿色上网软件过滤不良信息;碰到具有诱导性的信息或弹窗应立即关闭;远离不雅视频平台和低俗色情暴力的网络游戏。
第四是合理规划,不做网络的“奴隶”。同学们要学会合理规划上网时间,不做“低头族”;走出家门,多参加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第五是共同把关,守好最后一道“门”。社会各界都要主动担起“把关人”的责任,与孩子共同分享、面对和解决网络带来的进步和问题;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规范孩子的上网时间和网络消费行为。
“法治热线”倡议:强化网络保护,护“未”祖国明天。未成年人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要谨防网络诈骗、拒绝网络欺凌、抵制不良信息、规划时间频次、合理网络消费,做到安全、文明、绿色上网。同时,也要积极拓展兴趣爱好,多参加户外锻炼,强身健体。
“法治热线”节目播出时间:周四17:00
收听、收看通道:赤壁市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FM102.7)云上赤壁app
咨询热线:5356767、535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