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地推“馅饼”藏帮信“陷阱”赤壁检察喊你别踩坑

【字号:    】        时间:2025-03-17      

   一、情景再现

  假如你是商户老板,当听到“您好,我是高德地图公司员工,今天到店帮您免费在高德地图上进行商户认证,麻烦提供一下相关信息和营业执照!”你是会拿身份证、营业执照让其办理,还是直接拒绝其请求呢?近期,赤壁市检察院办理的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就与此相关,一起来看看吧!
  二、案情介绍
  犯罪嫌疑人王某经他人介绍,冒充“高德公司”地推人员,以帮助商户免费入驻高德地图、进行门店标注为由,骗取商户的个人资料、营业执照等信息,擅自为商户开通“企业支付宝”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2024年6月至10月,王某雇佣他人以上述手段骗取厦门市某商户资料后,通过办理的“企业支付宝”为网络犯罪提供支付结算、资金流转等帮助,涉案金额总计764万元,其中一位赤壁籍受害者向该商户企业支付宝多次转账,被骗金额13万元。目前,赤壁市检察院已对犯罪嫌疑人王某批准逮捕,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过程中。
  三、法条链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相关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检察小tips: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方式愈加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务必保持谨慎,不随意公开个人信息,保护好自身信息安全,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多核实”,即可大幅度降低被卷入电信诈骗行为的风险:
  (一)
  为避免因身份证、电话卡、营业执照等信息泄露导致被骗,需要从个人信息保护、风险识别和主动防范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防范:

  1.不轻易泄露敏感信息。不向陌生人或不可信平台提供身份证、电话卡、营业执照等证件照片或复印件。涉及银行转账、人脸识别等需要认证个人身份的操作,要谨慎处理。 

  2.向他人提供身份证、营业执照等信息时,复印件上务必注明用途。 

  3.警惕冒充“政府工作人员”“公司员工”“银行客服”等身份的各类检查或来电,需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身份。 

  (二) 

  如遇电信诈骗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 

  1.立即止损。若已转账,第一时间联系银行或支付平台冻结账户,并拨打反诈专线报警(电话96110) 

  2.保留证据。保存通话记录、聊天截图、转账凭证等,提交给公安机关,并通过官方渠道(国家反诈中心APP)举报诈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