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您的位置:赤壁市检察院 > 赤检新闻 > 头条

赤壁:检察建议打通“梗阻”,“让爱无碍”回应代表关切

【字号:    】        时间:2025-07-25      

  无障碍设施,是丈量社会文明的标尺。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正式施行,保障特殊群体平等融入社会生活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课题。在湖北赤壁,检察机关主动将法律监督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精准对接人大代表建议,以检察建议为“杠杆”,撬动多部门协同发力,将一句句代表“良言”转化为提升城市温度的治理“实招”,为特殊群体铺设了一条条畅通无阻的“法治幸福路”。

  民意直通检察:代表建议变监督案源 

  2024年3月,一份沉甸甸的第28号人大代表建议送达赤壁市检察院。建议直指城区盲道建设不规范、被占用严重,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群体出行受阻的民生痛点。“民心所向,就是检察履职所向。”检察人员认识到,这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关乎公共利益的法治课题,无障碍环境建设涉及多部门职责,亟须检察监督凝聚合力。 

  经迅速调查核实,问题触目惊心:部分路段缘石坡道缺失或坡度过陡、盲道铺设“撞上”消防栓等障碍物、非机动车随意侵占盲道……这些“障碍”,给特殊群体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固定证据后,赤壁市检察院依法以行政公益诉讼立案。“无障碍环境建设是系统工程,厘清职责、凝聚共识是关键。”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聂锦丽表示,一场公开听证会随即提上日程。 

  听证凝聚共识:厘清职责齐抓共管 

  2024年5月,一场以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治理为主题的公开听证会在赤壁市综治中心举行。该市住建局、市城管局、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人悉数到场,省人大代表、市残联主席、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义工联盟代表等多元力量共同参与。 

  听证会上,各方观点充分碰撞:人大代表阐述无障碍设施关乎社会公平与文明;残联主席详述特殊群体的迫切需求;检察机关立足法律政策,清晰界定各方职责,强调协同治理的紧迫性;相关行政部门直面问题,明确表态将对不符合国标的缘石坡道、盲道及违法占用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检察建议发力:监督利剑化为治理实招 

  根据听证意见,赤壁市检察院精准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及属地政府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限期整改无障碍设施问题,切实保障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检察建议的刚性效力迅速显现。市住建局将无障碍要求深度融入市政改造工程,确保200个老旧小区、8个公园、10公里绿道、7处交叉路口、5个学校周边等设施达标,并对新建道路严格执行无障碍标准,强化全过程监管。 

  市城管局集中整修破损盲道38处,同时通过宣传引导、清理违停车辆、建立长效机制等“组合拳”,力保无障碍设施“建得好”更能“用得好”。 

  “回头看”促长效:“小圆桌”构建治理“大格局” 

  “他们再穿街走巷过马路,就安心多了!”2025年7月9日,站在赤壁市华美达酒店交叉路口“零高差”的缘石坡道前,赤壁市残疾人联合会主任宋永来由衷感慨。当日,赤壁市检察院联合市住建局、民政局、残联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整改成效开展“回头看”,实地检验检察监督效果。 

  为持续擦亮“赤心检察”为民底色,该院主动延伸职能,召开意见征集座谈会,聚焦适老化改造,向民政、残联等部门问计问需,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深化。针对蒲圻街道老年人口占比高的特点,建议系统推进住宅公共设施(坡道、楼梯、扶手)及道路、休憩、社区服务等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与老年友好型社会创建协同并进。 

  同时, 各界代表呼吁消除社会歧视,保障残障群体平等的发展机会(求职、求学、社交),同时检察机关需强化法治宣传,倡导公众自觉维护无障碍设施(通道、车位、厕所),“让爱无碍”成为社会文明底线共识。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赤壁市检察院将持续深化法律监督,以“检察之为”激发治理动能,彰显法治担当,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落地生根,让“有爱无碍”的法治阳光在服务民生最前沿持续闪耀。